2006年12月28日
對光之颱風大的仰望半月的夜空2中文考察的感想
請先看光大這篇文章
首先我的經濟狀況完全沒問題了。
然後這可能會是我最後一篇關於翻譯的文章,我之後還是專心寫讀後感吧。
畢竟還是給專業的來比較好。
>日文版 P.31 第4行
>天井の模様が滲んで見えた
考慮修辭的話……
翻成[看到天花板的紋路滲漉顯現出來]如何?
>中文版 P.31 第15行
>到處不見她的人影
人影當代詞就算了,到處很沒必要。
>中文版 P.38 第14行
>這是一個港台文化差異嗎?
應該不是,我覺得只是翻譯沒翻好。
>海龜會坐著曬太陽嗎?
會趴著曬太陽XD
這是因為其為變溫動物。
>中文版 P.53 第1行
>應該説是她自己總對其他人敬而遠之。
口語裡常見的誤用……
>中文版 P.59 第4行
>第四個是那位仁兄的女朋友。
>誰會叫在面前打情罵俏的バカップル做「仁兄」呢?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不過[仁兄]在我這邊的日常對話裡通常都用在有反諷語氣的句子裡。
>中文版 P.63 第10行
>你是三歳小孩呀!
用到了閩南話的用法,不過在翻譯這裡很不妥。
>中文版 P.65 第8行
>一個人單挑五個人的包圍恐嚇呢。
>「一個人單挑五個人」我還是第一次聽…
是一個同上面一項的錯誤。
>為何這本書所有「蹴り」都一定是譯做飛踢呢…
大概是編輯或譯者以為這樣譯比較傳神?
我很討厭這點。
>中文版 P.73 第2行
>一直以來,我的攻撃從沒能撂倒父親
>辭典這樣説:【撂倒】①推倒。
撂倒還有一個打敗的辭意吧……
其他光大都說得太好了,只能看角川那邊能不能改進了。
之後的文章我正在考慮要寫拖很久的流星或先寫半月甚至其他書的讀後感。
首先我的經濟狀況完全沒問題了。
然後這可能會是我最後一篇關於翻譯的文章,我之後還是專心寫讀後感吧。
畢竟還是給專業的來比較好。
>日文版 P.31 第4行
>天井の模様が滲んで見えた
考慮修辭的話……
翻成[看到天花板的紋路滲漉顯現出來]如何?
>中文版 P.31 第15行
>到處不見她的人影
人影當代詞就算了,到處很沒必要。
>中文版 P.38 第14行
>這是一個港台文化差異嗎?
應該不是,我覺得只是翻譯沒翻好。
>海龜會坐著曬太陽嗎?
會趴著曬太陽XD
這是因為其為變溫動物。
>中文版 P.53 第1行
>應該説是她自己總對其他人敬而遠之。
口語裡常見的誤用……
>中文版 P.59 第4行
>第四個是那位仁兄的女朋友。
>誰會叫在面前打情罵俏的バカップル做「仁兄」呢?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不過[仁兄]在我這邊的日常對話裡通常都用在有反諷語氣的句子裡。
>中文版 P.63 第10行
>你是三歳小孩呀!
用到了閩南話的用法,不過在翻譯這裡很不妥。
>中文版 P.65 第8行
>一個人單挑五個人的包圍恐嚇呢。
>「一個人單挑五個人」我還是第一次聽…
是一個同上面一項的錯誤。
>為何這本書所有「蹴り」都一定是譯做飛踢呢…
大概是編輯或譯者以為這樣譯比較傳神?
我很討厭這點。
>中文版 P.73 第2行
>一直以來,我的攻撃從沒能撂倒父親
>辭典這樣説:【撂倒】①推倒。
撂倒還有一個打敗的辭意吧……
其他光大都說得太好了,只能看角川那邊能不能改進了。
之後的文章我正在考慮要寫拖很久的流星或先寫半月甚至其他書的讀後感。
這些是被硬加的廣告不要點
Posted by kk(黑月) at 17:59│Comments(4)
│半分の月がのぼる空
この記事へのコメント
有些的確是我的問題呢,而且也明白到某些地方港台兩地的差異(例如「仁兄」)。
不過「三歲小孩」那處,我也明白這是慣用句(當然不知道是閩南話啦),不過我想說的是:「司所說的是『小學生』會說的說話,而不是在說他像小孩」,所以我才會列出來的。
不過「三歲小孩」那處,我也明白這是慣用句(當然不知道是閩南話啦),不過我想說的是:「司所說的是『小學生』會說的說話,而不是在說他像小孩」,所以我才會列出來的。
Posted by 光之颱風 at 2007年01月23日 11:20
>光之颱風
了解,所以說中文的代名詞這東西實在.....
另外,光大現在才發現這篇嗎XD
了解,所以說中文的代名詞這東西實在.....
另外,光大現在才發現這篇嗎XD
Posted by kk at 2007年01月25日 03:48
>另外,光大現在才發現這篇嗎XD
是的w
對不起m(_ _)m
是的w
對不起m(_ _)m
Posted by 光之颱風 at 2007年01月30日 14:26
不用這麼嚴肅啦XD
Posted by kk at 2007年01月30日 22:12